牧者心聲(李淑儀牧師)
週五, 03 11, 2023
教父亞他拿修曾說,聖經都是神向我們說話,惟獨詩篇教我們怎樣向神說話。詩篇確是人對上帝的說話 ( 禱告 ),是人對上帝作為的回應,是發自人內心深處的情感。五經是上帝的吩咐,先知是神的發言人,詩篇卻是詩人的說話,但上帝悅納人的回應,將之列入其啟示中。人的說話成為神話語的一部分,這值得我們感恩!
《詩篇》原名是תְּהִלִּים,意為「讚美」。詩篇是以詩歌體裁寫成的,配合絲絃的樂器和優美的旋律,藉歌唱來表達人的豐富感情,使人體會文字以外的心意。詩篇用了很多形容詞來描述神,目的是要突顯神的榮耀和尊貴,使讀者產生共鳴,一同來讚美神。
詩篇是一本文學作品,是猶太民族偉大的讚美詩集。詩篇收納了 150 篇詩,是百姓生活中對神真實的體驗,是子民生活中心靈歷程的感受。詩篇仿似人生縮影,當中幾乎可以找到每一種我們可能有的情感,如:讚美、感恩、祈求、傷痛、認罪、懺悔等,正告訴我們,神子民是在高低順逆中學習以神為中心,在甜酸苦辣中建立讚美的人生。
詩篇主要是用於集體崇拜中,無論在聖殿或朝聖旅途,旨在幫助人向神表達內心的情感,同期間亦讓敬拜者互相抒發情懷,無論是喜樂 ( 詩 150:6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 ) 或是哀傷 ( 詩 13:2 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 )。藉一起對神表達讚美或哀求,藉彼此激勵或互相扶持,使群體一起掙扎、一起成長。
詩篇第 1 篇是整卷詩篇的引言,以怎樣才是「有福」的人作開端 ( 原文中有福是首句首字 ),而第 150 篇是整卷詩篇的結束,以「哈利路亞」(「你們要讚美耶和華」)作總結。這文學結構正提醒我們,惟喜愛並晝夜思想耶和華律法的才是有福的人 ( 詩1:2),有福的人縱然會經歷風雨,但人生仍能以「哈利路亞」作總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