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(李淑儀牧師)

週四, 31 08, 2023

智慧傳統有一普世意義,米所波大米早於主前 4000 年已有智慧文學的搜集,而埃及於主前 2500 年也有其智慧文學,主要用作皇室的教導。以色列的智慧傳統雖有受他們的影響,但已經過「耶和華信仰」的洗禮,最終表達在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」這綱領上 ( 箴 9:10, 伯 28:28, 傳 12:13)。箴 9:10 敬畏耶和華,是智慧的開端;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。伯 28:28 他對人說:敬畏主就是智慧;遠離惡便是聰明。傳 12:13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,總意就是敬畏神,謹守他的誡命,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。
 
  聖經中的「智慧」原指技巧才能 ( 出 31:1-11)、分辨能力 ( 王上 3:9,3:16 起 ),著重生活中的做人處事,以實用為主。智慧書 ( 箴言、約伯記、傳道書 )提醒我們,敬畏神並順從祂的律法,才是真正的智慧。人要過智慧的生活,就必須在人際關係、家庭、言行、思想上應用神教訓的原則。箴言:是對平常人生講說話。「平常」人生是指每日作息有序,平淡生活。箴言提醒:「惟有聽從我的,必安然居住,得享安靜,不怕災禍。」( 箴 1:33)、「手懶的,要受貧窮;手勤的,卻要富足。」( 箴 10:4) 因果論最適切於平常的日子,使子民因遵命而避免苦難。
 
約伯記:是對反常人生講說話。「反常」人生是指面對宇宙顛倒、突然意外、甚致義人受苦。全書總結:人應超越困惑和無助,在不明白裡仍敬畏耶和華,深信祂會使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」( 羅 8:28),正如約伯的經驗:「我從前風聞有你,現在親眼看見你。」( 伯 42:5) 與神建立密友之情,以致在反常中仍能信任神,遨過苦難之謎。傳道書:是對無常人生講說話。「無常」人生是指生活中充滿無數不可知、不可測的事情,最後人又難逃一死,到底人生有什麼意義呢?傳道者經過多方探討後堅持:神容許「虛空」存在,為使我們體會人的無知和有限,因而催使我們敬畏神,依靠祂快活度日:「我所見為善為美的,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,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,因為這是他的分。」( 傳 5:18) 我們既無法改變命運,亦無法預知未來,就必須信任神,別讓「荒謬」擾亂生存的目標──就是享受神所賜的生命,好好活一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