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(黃曉穎傳道)

週五, 18 07, 2025

        對關心崇拜與聖樂的人來說,歷代誌是不可錯過的經卷,裡面關於聖殿敬拜與音樂的描述相當豐富。大衛運送約櫃進耶路撒冷時歌頌奏樂的盛大場面、所羅門建殿完畢迎放約櫃於其中的震撼歌聲、約沙發王連上陣迎敵也要將詩班置於軍隊之前大聲讚美 ...... 這些對神敬拜的歌聲樂聲,彷彿從聖經飛躍出來,今日仍迴盪在信徒的心中耳中。
 
  根據歷代誌上,大衛不但為興建聖殿準備材料,更預先制定聖殿音樂事奉的制度。他設立歌唱人的首領,派阿薩、希曼、耶杜頓專職彈琴奏樂、唱歌稱頌耶和華,辦理神殿的事務,讓他們分 24 班輪值服侍,晝夜供職。他們又指教人唱歌,將聖殿音樂事奉的心志與技能世代相傳。歷代誌對敬拜及音樂事奉的注重,反映了作者對敬拜神的重視,為今日的教會提供了重要的教導與示範。
 
  歷代誌之所以如此珍視聖殿敬拜,除了因為作者很大機會是利未祭司或歌頌者,也因為這書寫於猶太人被擄歸回之時。因著偶像崇拜、不守上帝律法等原因,南國猶大受到神的管教,在公元前 586 年被巴比倫入侵,耶路撒冷和聖殿都毀於一旦。經歷亡國,猶太現在只是波斯帝國的一個省,猶太人痛定思痛,更著重尋求神、敬拜神。
 
  歷代誌的作者有這樣的信念:一個王朝是興盛還是衰敗,都與國王和百姓的敬拜生活直接相關。作者對那些經歷過苦難的百姓的勉勵,同樣是對我們的提醒:要看歷史中上帝的恩典與信實,要重建神子民的身份與信仰根基,要復興聖殿敬拜的生活及與神的關係。這些提醒,豈不同樣是我們該認真對待的嗎?
 
  仍能有生命氣息唱歌讚美神、仍能和弟兄姊妹相聚一起敬拜神並非必然,盼望我們也更珍惜敬拜、事奉上帝的機會,一同歌頌讚美神,一同敬畏順服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