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(周偉強牧師)

週五, 04 07, 2025

     《主禱文》的第二個求「免我們的債」強調了罪的赦免與饒恕的重要性。「免我們的債」提醒我們,世人皆犯了違背上帝律法的罪,導致祈禱不蒙悅納,失去喜樂,甚至進入永遠的死亡。然而,對於真心悔改者,上帝的恩典使他們能夠得到罪債的赦免。因此,我們應向天父祈求免去罪債,使靈魂得以釋放,並重拾平安與喜
樂。
  下半句的第三個求「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」進一步要求我們饒恕他人,這是獲得天父寬恕的必要條件。經文清楚指示,唯有我們饒恕別人,天父才會饒恕我們。「饒恕」的核心在於將人與其過錯分開,恨錯事而非錯事之人。這種方式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對方,改變對其的感受,使怒氣得以消退。然而,饒恕並非易事,因他人的殘酷或輕率行為常讓我們承受巨大痛苦與困擾,但主耶穌教導我們,唯有寬恕,我們才能獲得上帝的寬恕。
 
  今日講道內容圍繞饒恕的教導,分為三部分,闡述其意義及實踐方式。首先,饒恕人是秉持「人事分離」的原則,即將人與其錯誤行為分開,恨的是錯事,而非作錯事的人。這種分離讓我們得以重新認識對方,從而轉變內心的感受,漸漸消除怒氣。
 
  其次,不饒恕帶來的痛苦不僅限於被拒絕寬恕的人,也深深影響懷有怨恨者自身。怨恨佔據心靈,使人失去平安與喜樂,最終受害者往往是自己。因此,上帝勸誡我們應迅速饒恕他人,力求在一天之內修復彼此的關係,避免憤怒與怨恨掌控我們的情緒與生活。
 
  最後,饒恕並非單純的義務,而是一種權利。我們有權選擇不讓憤怒與怨恨操控內心,並可透過祈禱求主潔淨我們的心靈,使負面情緒無法主宰我們的行為。在信仰生活中,透過多加祈禱、多求主教導,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寬恕他人,如同主寬恕我們一般。這樣的禱告不僅能使我們從憤怒與怨恨的束縛中得釋放,亦能讓我們重拾自由、平安與喜樂。
 
  饒恕是信仰實踐的重要課題,也是靈魂釋放的關鍵途徑。它使我們得以擺脫怨恨的束縛,重獲內心的平安與喜樂,並在上帝的恩典中享受愛的豐盛。透過饒恕,我們能夠在信仰中實踐和解,並更深刻地體驗上帝的愛與恩典。